你当前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企业管理培训 > 企业内训 > 激发正能量——心理学在员工管理中的应用-上海工慧企业管理
学习对象
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
课程目标
1.职业测评: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,对于不同的下属员工来说,管理者必须先充分的了解每个人的思维特征,才能找到管理不同员工的有效手段
2.直指人心:课程是面镜子,镜子的背面是大量的心理学理论。学员不必钻研深奥的基础理论,却可掌握相关方法与工具,来发现每位员工内在的心态结构和优势领域
3.操作性强:学员可借助课程附属的三项测评工具,从价值观、心理素质、性格特点与成就动机等四个方面来了解员工,并且可以很方便的应用到实际管理工作中
【课程背景】
通用电气公司的总裁杰克•韦尔奇曾经说过:“ 任何一家想竞争取胜的公司必须设法使每个员工敬业。”对服务业来说,这格外重要,因为公司的几乎所有价值都由每个员工提供给顾客。“盖洛普路径”理论认为:优秀经理,是培养员工敬业精神最关键的环节。
本课程以管理心理学为理论基础,帮助中层管理者掌握相关的方法与测评工具,从心理学的角度发现每位员工独特的思维特征,了解员工日常行为背后的心态模式,并学会根据学员的心理特点,如何有针对性的调整管理的方法,使“人性管理”真正的做到切实有效。
课程内容
一、打破管理的迷思
1.管理者的职责及变迁
2.案例分析:管理者的角色定位
3.影响战略执行的组织能力
4.员工思维对组织能力的影响
5.员工思维的冰山模型
二、员工价值观与角色冲突
1.案例分析:发现价值观
2.价值观与职业选择
3.测评分析:职业价值观与价值体系
4.案例讨论:从冲突透视价值观的影响
5.对员工的价值观管理
三、员工自我形象与挫折管理
1.案例分析:自负与自卑的国王
2.自我形象的形成及对职场的影响
3.活动体验:打开自我认知之窗
4.职场挫折的表现及成因
5.自我形象改善与员工挫折管理
四、员工性格特点与行为特征
1.案例分析:如何透过行为去了解人
2.测评解析:性格优劣势与行为表现
3.对各类性格特点员工的管理攻略
4.性格差异与冲突管理
5.特殊状态员工的甄别与支持
6.情境化领导风格与团队建设
五、员工成就动机与有效激励
1.案例分析:他们凭什么成功
2.激励的心理机制与内外部动力
3.识别员工工作的动力来源
4.外部动机对工作绩效的影响
5.走出员工激励的误区
6.案例分析:F公司为何高薪不高效
7.课程回顾与总结
激发正能量——心理学在员工管理中的应用-上海工慧企业管理
信息来源:工慧企业管理服务外包网更新时间:2017-5-31浏览量:167字体大小:大 中 小
学习对象
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
课程目标
1.职业测评: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,对于不同的下属员工来说,管理者必须先充分的了解每个人的思维特征,才能找到管理不同员工的有效手段
2.直指人心:课程是面镜子,镜子的背面是大量的心理学理论。学员不必钻研深奥的基础理论,却可掌握相关方法与工具,来发现每位员工内在的心态结构和优势领域
3.操作性强:学员可借助课程附属的三项测评工具,从价值观、心理素质、性格特点与成就动机等四个方面来了解员工,并且可以很方便的应用到实际管理工作中
【课程背景】
通用电气公司的总裁杰克•韦尔奇曾经说过:“ 任何一家想竞争取胜的公司必须设法使每个员工敬业。”对服务业来说,这格外重要,因为公司的几乎所有价值都由每个员工提供给顾客。“盖洛普路径”理论认为:优秀经理,是培养员工敬业精神最关键的环节。
本课程以管理心理学为理论基础,帮助中层管理者掌握相关的方法与测评工具,从心理学的角度发现每位员工独特的思维特征,了解员工日常行为背后的心态模式,并学会根据学员的心理特点,如何有针对性的调整管理的方法,使“人性管理”真正的做到切实有效。
课程内容
一、打破管理的迷思
1.管理者的职责及变迁
2.案例分析:管理者的角色定位
3.影响战略执行的组织能力
4.员工思维对组织能力的影响
5.员工思维的冰山模型
二、员工价值观与角色冲突
1.案例分析:发现价值观
2.价值观与职业选择
3.测评分析:职业价值观与价值体系
4.案例讨论:从冲突透视价值观的影响
5.对员工的价值观管理
三、员工自我形象与挫折管理
1.案例分析:自负与自卑的国王
2.自我形象的形成及对职场的影响
3.活动体验:打开自我认知之窗
4.职场挫折的表现及成因
5.自我形象改善与员工挫折管理
四、员工性格特点与行为特征
1.案例分析:如何透过行为去了解人
2.测评解析:性格优劣势与行为表现
3.对各类性格特点员工的管理攻略
4.性格差异与冲突管理
5.特殊状态员工的甄别与支持
6.情境化领导风格与团队建设
五、员工成就动机与有效激励
1.案例分析:他们凭什么成功
2.激励的心理机制与内外部动力
3.识别员工工作的动力来源
4.外部动机对工作绩效的影响
5.走出员工激励的误区
6.案例分析:F公司为何高薪不高效
7.课程回顾与总结